索引号: | 3070211020000013000000/0001010100000047 | 发布机构: | |
生效日期: | 2024-07-11 | 废止日期: | |
文 号: | 所属主题: | 部门文件 |
城区地震应急预案
城社发〔2024〕13号
城区地震应急预案
一、总则
1.编制目的
为了加强地震应急工作,使地震应急工作快速、有序、高效地实施,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、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和社会影响,维护社会稳定。
2.工作原则
根据政府发布的地震短临预报或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,城区立即按照预案开展地震应急工作,处置城区内地震灾害事件。
3.编制依据
根据省、市、县人民政府有关法律法规、规章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,结合城区实际,制定本预案。
二、组织机构及职责
为切实加强城区地震防范工作的组织领导,统筹推进工作,成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(以下简称“领导小组”),组长由城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党委书记担任,副组长由副主任担任,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、社区支部书记组成。领导组下设办公室,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站,组长由分管安全副主任担任,负责城区地震防范工作的协调、收集、汇总、梳理、上报等工作。
三、信息报送
(一)灾情报告
地震灾情报告内容: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、人员伤亡,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。地震发生后,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上报。
地震灾情速报工作程序:
1.各社区立即收集本辖区的地震灾情,汇报上报城区地震应急救援小组。
2.城区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总各社区信息后上报上级相关部门,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。
(二)信息共享
1.各社区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地震应急信息共享,在有可能发生或者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,要及时互通情况,通报所采取的措施和对策。
2.如地震涉及或影响到相邻地区,可能或已经发生一般、较大突发公共事件时,经上级相关部门批准后,城区将及时通报相邻地区。
3.如地震中有外籍人员或港澳台同胞伤亡、失踪、被困的,由城区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。
四、应急响应
(一)城区发生地震时,由城区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、协调应急处置工作,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工作,同时启动本预案。
(二)先期处置
1.地震发生后,县政府宣布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。
2.城区地震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上级相关部门办公室通报,迅速按照地震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,并及时向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先期处置情况。
(三)指挥、部署及行动
城区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召开紧急部署会,先期部署抗震救灾工作:
1.根据灾情,决定启动相关的工作组。
2.迅速收集本系统涉及的震情灾情,及时上报。
3.根据灾情判断和救灾需求,划分若干区域,科学调配资源开展各项抗震救灾工作。
4.根据职责,迅速统计核算初步救灾需求上报。
5.按照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部署做好其他各项工作。
(四)应急结束
1.在接到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终止应急响应的决定后,城区地震应急救援行动终止。
2.地震应急工作结束后,城区地震应急办负责提交抗震救灾工作总结,报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。
五、保障措施
(一)组织自救互救
立即组织部门工作人员开展自救互救,同时联系各方面救援力量,抢救被埋压人员。
(二)履行城区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
1.只要发生地震灾害,城区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地震应急预案,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着手组织领导、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工作,在启动本预案的同时,向上级应急指挥部和地震部门报告,请求支持,并派现场工作队协助救援,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,按照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实施具体应急工作。
2.信息报送和处理
地震灾害信息和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:地震系统的震情速报和灾情速报,灾情报送和处理,震情灾情公告。
震情速报:城区内发生地震后,应急办必须第一时间内将震情向上一级地震监测部门报告,请求上级部门对地震进行精确测定和余震预测,同时及时将监测意见报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。
灾情速报:地震灾情速报内容主要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、人员伤亡、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等。其工作程序如下:立即启动地震灾情速报网,收集地震灾情,并迅速派人到震中或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社区了解情况,并在40分钟(夜间可延长至100分钟)内报地震应急抗震救灾指挥部。要做到“有灾报灾,无灾报平安”。
3.通信保障
地震现场的应急通信方式:地震现场工作队携带移动电话、对讲机等设备赶赴灾害现场,配合通信部门架设通信线路,保证需要灾害现场与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的实时联络。协调通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地震破坏的通信线路设备,确保灾区通信畅通。
4.指挥与协调
地震发生后,城区立即召开紧急会议,并及时向上级反映汇报情况。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震情和灾情,确定应急工作规模,启动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地震应急预案,部署地震应急工作,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,必要时决定实行应急措施。
5.紧急处置
现场紧急处置的主要内容是:沟通汇集并及时上报信息,包括地震破坏、人员伤亡和被压埋的情况、灾民自救互救成果、救援行动进展情况;分配救援任务、划分责任区域,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;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害或威胁;组织采取防御措施,必要时疏散居民;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后果;组织协调抢修通信、交通、供水、供电等设施;估计救灾需求的构成与数量规模,组织援助物资的接收与分配;组织建筑物安全鉴定;组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等。
灵石县城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
2024年4月11日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